更新时间:2024-08-09
描述:
2、优质荔枝,供不应求 “今年收果量足足减少了75%,主要是妃子笑、桂味等优质品种。”6月14日,水果收购商卢新洪告诉记者,按照往年的习惯,荔枝上市期间,他一般按照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的顺序依次进行收购,**再回到广西收购本地晚熟品种。 然而,从6月2日起,当他在广东进行十多天的收购后,却发现“找不到果”。据了解,受年初恶劣天气影响,今年广东全省荔枝大面积减产,一些地区的荔枝甚至绝收。数据显示,广东荔枝产量预计只有去年的6成左右。 6月14日,钦州市水果部门组织产销代销商参观当地果园,其中一果园引进了海南新品种——荔枝王以及无核荔,收购商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。据该果场负责人表示,无核荔在坐果期间容易落果,对种植、管理要求较高。在产销会上,海南一企业展出的60元/公斤的无核荔,深受客商欢迎。 在距离灵山县城45公里处的新光农场,全场1500多亩标准化种植的桂味,一颗颗挂在枝头十分喜人,还有10天它们就可上市,虽然高出市场价格2倍,但参观的客商仍纷纷进行洽谈及预定。 3、荔枝销售,压力犹存 “目前,已经有越南荔枝销往本地,批发价8元/公斤。”6月14日,南宁海吉星水果批发市场副总经理刘春香表示,今年以来,随着一系列促进东盟水果进口新举措的陆续推出,广西进口东盟水果在区位和成本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,广西正成为东盟水果进口主通道,而这些恰恰也成为本地荔枝销售的压力。 钦州市水果局副局长符兆欢表示,面对压力**有力的途径就是改变品种结构。据了解,从2000年开始,钦州就开始进行荔枝高位嫁接、调整品种结构等,十多年过去,已有20%的黑叶荔被其他的优质品种所代替。但是,当地黑叶荔仍有61万亩,产量13万吨,几乎占总产量的50%。 符兆欢说:“果农不愿意配合,成为改变品种结构**的阻力。”据他介绍,当地的种植大户基本上按照标准化种植荔枝,但一些散户仍“各自为战”,遇上荔枝生产大年,由于品质不一,价格自然拼不过好的品种。 自治区水果总站相关负责人透露,目前我区正不断推进品种结构改良及果园改造,目前的黑叶荔、禾荔品种已由当初的80%下降至50%,果农也逐步在接受,调整各个品种的错峰上市。 (南国早报记者张文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