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可以举例算一下这种做法带来的效益。
从产量来看,如果任由大小年结果,一棵荔枝树大年时可以产1000斤荔枝,小年时产200斤荔枝甚至更少或不结果;而通过疏花疏果后,可以让荔枝树每年都结果500斤左右。
从收益来看,按照大年丰收价跌每斤收购价1元,而小年少果收购价提升至少3倍达到每斤3元来计算,疏花疏果后大年减少收入500元,但小年却至少可以比传统的做法增收900元以上,几乎增加了1倍!
荔枝其实可以很“自由”,1000年前就有了荔枝大小年解决方案
当然,这种大小年结果带来的价格差,到了没有大小年之后就不复存在了。但作为一个产业,稳定的产量、稳定的价格、稳定的收益,会不会走得更长久一些?
道理很简单,算帐也很简单,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,荔枝生产仍然会频频出现结果大小年现象?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